学习雷锋精神
弘扬时代精神
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亦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62年来,雷锋精神深深印刻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符号,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诠释下历久弥新、不断升华,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学子奉献社会、成长成才。
雷锋日的来由

雷锋同志因公牺牲后,他的日记与事迹陆续被一些新闻媒体报道出来。《中国青年》杂志社觉得雷锋是和平时期青年的一个楷模,打算在1963年3月2日出一本合刊介绍雷锋事迹。2月17日他们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为雷锋题词,毛主席看信后为了全面概括雷锋同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一著名题词。3月2日,毛主席的题词在《中国青年》上刊出了。4日,新华社发通稿。5日,全国各大报纸纷纷刊载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后来,中央决定,把3月5日定为学习雷锋纪念日。
雷锋精神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户贫困农民家庭。不满7岁时成了孤儿,饱尝了生活的艰辛。随着时间的流逝,雷锋逐渐成长为一名建设祖国的青年骨干,他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他热爱集体、关心战友、关心群众,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并身体力行、认真实践。他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起来的钱用来帮助受灾群众和家庭困难的战友,并常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到部队驻地附近为群众做好事。他曾担任校外辅导员,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出差时,他一上火车就为旅客端茶送水,打扫卫生。群众称赞:“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有些人看我平时舍不得花一个钱,说我是‘傻子’。其实,他们是不知道我要把这些钱攒起来,做一点有益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如果说这就是傻子,我甘愿做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祖国也需要这样的傻子。”他一直以行动践行着螺丝钉精神。
平凡铸就伟大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公务时,意外遭遇不幸,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他的人生,没有硝烟弥漫的激昂战斗,也缺少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却凭借日常生活中点滴善举的积累,铸就了非凡的生命价值。
他曾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用实际行动,将自己的每一句誓言都落到了实处。他的人生,处处彰显着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勤俭节约、乐于助人、严于律己、敬业爱岗、积极奋进、刻苦钻研的精神。他还讲过:“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这既是他对青春的定义,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文稿|黄婉茹
编辑|团总支办公室